发布时间:2023-03-15 13:51:43 | 帮帮网
应试是一门艺术。应试,七分靠水平,三分凭发挥,对于经过认真复习准备,行将走进考场的成人考生,了解并掌握一定的考试临场得分策略,对考生考出最佳水平是有积极意义的。为此,笔者拟从现代考试学及心理学角度,略谈考试临场得分策略,仅供成人考生参考。
一、提前进入角色,净化考试情境
考试时间是有限的,也是宝贵的。为了在考试过程中分分秒秒均能发挥最佳水平,考生在进入考场前应提前进入角色让大脑开始简单的思维活动,进入单一的考试情境。
具体操作如下:
1、清点考试用具。
2、对一些重要知识(如:定义概念、原理规律、公式法则等)过过电影。
3、对一些难记、易忘的知识,再粗略地浏览一遍。
二、迅速摸清题情,制定解题策略
考生在刚拿到试卷时,不必匆匆作答。可以先从头到尾通览全卷,做到心中有数。
1、发挥进门槛效应。首先回答那些一眼看得出结论的简单选择题或填空题。这样,就能产生旗开得胜、势在必得的心理效应(即进门槛效应),从而促使思维活动及时进入最佳竞技状态。
2、防止小题大做。对于客观性试题(选择、填空题)可压缩答题时间,从而节约出更多的时间解答后面的大题。
3、实施先熟后生。先做内容比较简单、题型又比较熟悉的试题,然后再做那些难一点的试题。因为从心理学角度看,中等难度的试题容易刺激人的精神亢奋,会使人情不自禁地进入答题境界。
三、妥善分步解答,确保争分夺秒
评卷采用的是分段评分的办法,在答题过程中,考生应坚持以下两点:
1、克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通病。有的考生试卷中的试题本来会做,但最后答案却是错误的会而不对;有的考生答案虽然是对的,但中间有 逻辑缺陷或概念不清,结果造成对而不全。因此,提醒考生,会做的题目一定要认真仔细。从以往考生答卷中可以看出,特别难的题得1、2分容易,而简单的题得 满分却很难。
2、坚持高分原则。首先,两道题都会做的,应先选高分题做,然后再做低分题,以减少由于时间不足而产生失分。其次,到了考试的最后阶段,对久攻不下的题目应先做高分题,当然,这里亦应防止高分题久攻不下,低分题无暇顾及的现象产生。
一、锁定考点(分析材料,明确观点)
捕捉题干信号,把握材料线索,比对理论框架,确认考点原理。仔细审题,找出本题目是关于哪个科学的哪个章节,在草稿纸上写下此章节内所有可能与本题有联系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大多数题目是跨章节,甚至跨学科的,要注意思维的发散性。
二、原理阐述(阐述概念)
表述尽量准确。但只要理解正确,不苛求一字不差。如果背住的原理文字量太少,显得内容不丰满,可尝试以正面阐述后,再反面阐述的方式丰富答案。解释每一个概念并写出原理的基本内容。如果自己写出的相关概念太多,则视试卷留出的空白捡重要的写,解释概念和原理一般不要超过本题答题空间的二分之一。但要注意答题时每个概念和原理要作为一段,字迹要工整清晰。好了,本题目分数的一半你已经拿到了,下面进行第三步。
三、展开分析(论述意义,说明对策)
可适当复述材料,利用题目提供的材料复制部分答案;可根据题目的性质纵向层层递进,或横向分方面展开;如想到的角度多,话头就别太长,多角度能够提高命中率。若想到的角度少,就可以多写话,以较丰满的文字加重份量。联系实际,如果本题是论述题,则根据本题联系实际中的一些现象,给出评价,如果本题是材料题,则材料就是实际,指出材料中的一些问题,也就是将材料用你学过的关于政治的术语再复述一遍。这部分一定要有,而且要作为一个段落,字迹工整。帮帮网
四、简短结论
归纳并复述基本观点,突出论点,加深印象。这一部分是绝对送分的,但也要有技巧。要将其作为一个段落,如果此题是论述题,则将整个题目再复述一遍,不要忘了在前面加上一个所以;如果此题是材料题,则提倡材料中好的做法,批评材料中坏的做法。
上面的四步中没有提过辨析题,其实辨析题就是一个分值较少而且需要判断的论述题,除了判断以外,上面的四步同样适用。但题目特别注意的是辨析题的判断,千万不要盲目的说其对错,例如一些题目的前半部分是对的而后半部分产错的,有的题目说的不全面,这些都要指出。如果答大题时你能熟练地按上面的四步做,那么恭喜你,大题方面你至少可以比相同水平的其他人多得分。
答题的形式化要求
一、论点突出
立片言以居要,主旨句醒目地写于段落开头。但不一定下画线。
二、层次分明
适度多分自然段,牵引阅卷人视线切入点,变一目十行为一目一段。
三、轮廓清晰
前有考点原理,中有论证文字,后有基本结论。
脱离针对性的系统性,难以形成战斗力;而缺乏系统性的针对性,就难免陷入盲目性。只有将针对性和系统性结合起来,才能高效、稳妥、主动地开展复习,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