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2 06:50:08 | 帮帮网
![]()
不是同一所学校。
【南昌师范学院】(Nanchang Normal University)
创办时间:1908年
校址:南昌市兴湾大道1999号
位于江西南昌,前身为江西教育学院,创建于1952年,是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对江西政治、经济、文化和基础教育发展有较大影响。学院有昌北、青山湖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613.8亩,学院校舍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60.3万册,实习实训场所78个,附属中学为省级重点中学。在校生6000余人,各类在籍学生近2万人。
学院以普通本专科教育为主体,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为重点,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贯通为特色,将学院建设成为江西省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高素质教师的培养基地、中小学和幼儿教师及教育行政干部示范性培训基地、教师教育改革重点研究基地及有优势、特色、高水平的教学型普通本科师范院校。
创办时间:1952年
校址: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瑞香路889号
创办于1908年,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名校,是全日制公办、省市共建普通高校,也是全省唯一一所以培养中小学、幼儿园和特殊教育等基础教育师资为主的师范类专科院校。作为江西省基础教育师资的摇篮,百年来哺育了数万名各级各类教师。学校位于南昌市红角洲高校园区,占地620余亩,曾为全国第七届城市运动会运动员村。截止2013年5月7日,学校有全日制在校学生8200余人,在职教工453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121人,博士6人、硕士186人。有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人才培养实验区2个,省级特色精品课程5门,省级教学团队5个。该校培养了国画大师傅抱石、近代数学家曾炯、国家一级编剧毛秉权,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赵定群等大批艺术家教育家。

豫章师范学院是二本大学。豫章师范学院坐落于江西省南昌市红角洲高校园区,由江西省和南昌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也是南昌市人民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重点打造的唯一市属本科高校。
豫章师范学院拓展介绍
一、学校简介
豫章师范学院肇始于1908年创建的江西省立女子师范学堂,发展至今,已经走过了112年了,豫章师范学院坐落于江西省南昌市红角洲高校园区,是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江西省和南昌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南昌市人民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重点打造的唯一市属本科高校,是一所以培养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小学教育等基础教育师资为主的师范类院校。
二、办学规模
豫章师范学院的占地面积1075亩,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学校大力实施校园文化提升工程,按照“把校史写入校园、把校友变成教材、把校园变成课堂”的建设理念,对抱石园、赞贤广场、陈鹤琴纪念馆、自然博物馆等场所进行精美打造,同时学校硬件设施先进,语音教室、微格教室、儿童音乐创编室、听障大学生律动室、言语康复实训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俱全,特别是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业的实验、实训设备国内领先,获得教育部评估专家组高度赞誉。学校是江西省特殊教育专业定向师范生唯一试点培养单位、省级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江西省融合教育指导中心。
三、教学建设
除了硬件实力强劲以外,学校软科实力也是相当不错的,现有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工学、文学、法学、理学等7大学科门类,共58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25个。拥有全国精品视频公开课及省级精品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8门,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
省级特色专业: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语文教育、英语教育、小学教育、科学教育。
四、荣誉肯定
自1902年建校以来,在百年间的办学过程里,学校孕育了大革命时期与方志敏齐名的陈赞贤、被鲁迅赞为“真的猛士”的刘和珍等革命先贤,培育了中国画坛的一面旗帜傅抱石、现代中国声乐教育事业的奠基者喻宜萱等专家学者,还培育了众多党政人才、演艺明星、商界骄子,以及一大批育人楷模,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为南昌市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南昌市80%以上的小学校长和90%以上的幼儿园园长毕业于我校。近年来,学校连续被评为江西省文明单位、第一届江西省文明校园、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学校”、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高校平安校园示范学校、江西省高校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高等学校人才人事工作先进集体、2019年江西省十佳网络口碑本科高校等荣誉称号。
最后总结,通过以上关于豫章师范学院是二本吗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豫章师范学院是二本吗有个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帮帮网(https://www.bbsh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豫章师范学院是三本大学吗的相关内容。
二本在江西是指第二批次本科招生,而豫章师范学院则是一所市属本科院校。其前身可追溯至1908年创办的江西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学校。这所学校不仅是江西女子教育的开端,还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比如刘和珍,她被鲁迅先生誉为“真的猛士”。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所学校经历了多次更名和搬迁。1912年,它改为赣省中学师范部,1938年因抗战爆发而搬迁至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