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4 11:31:40 | 帮帮网

不同省份的高考试卷类型也不同,目前全国主要分传统高考与新高考,传统高考即文理分科试卷,新高考不分文理,采用选科模式考试,那么2023年海南高考采用什么卷,来看一下!
全国甲卷: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
全国乙卷: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
新高考1卷:山东、福建、湖北、江苏、广东、湖南、河北
新高考2卷:海南、辽宁、重庆
自主命题省份:北京、天津、上海、浙江
在进入考试场之前,最好不要和同学有过多的接触,以免其中有人把紧张的情绪传染给你,在考试考试前半个小时左右可以听听音乐,放松一下。

1、坐在座位上,尽快进入角色;不再考虑成败、得失。
2、调整一下迎战姿态,文具摆好,眼镜摘下擦一擦。
3、把这些动作权当考前稳定情绪的“心灵体操”。
4、提醒自己做到“四心”:一是保持“静心”;二是增强“信心”;三是做题“专心”;四是考试“细心”。
5、在进入考场后等待发卷的时间里,如果你心理高度紧张,不妨做做考场镇静操:先缓缓地吸气,意想着吸进的空气经鼻腔一直到小腹内;在吸气的同时,小腹慢慢鼓起,鼓到最大限度略作停顿,然后小腹回收,意想着小腹内的空气再经腹腔、胸腔、口腔,最后慢慢地、均匀地从口中呼出。

考生赴考点时应提前准备好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纸巾、速干手消毒剂等防护物资。乘车赴考点的,宜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开窗通风、分散就座,途中应减少用手接触公共物品,避免在车上饮食,下车后及时进行手清洁消毒。
一、考生应切实增强疫情防控意识,认真做好自我防护,做到勤洗手、不串门、不聚餐、不聚会、不出入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5月24日开始,所有考生以及与考生共同生活的家人不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涉疫区和境外。如考生家人在5月24日之后出省的,返琼后建议不与考生进行生活接触。考生避免直接接触来自中高风险地区和境外的人员,出现发热(体温≥37.3℃)、咳嗽、气促、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的,要及时到定点医院就诊,并报告就读学校或报名所在地招生办。
二、滞留外省(区、市)考生,须按照《海南省2022年普通高考滞留外省(区、市)考生的防疫公告》要求,及时返回高考报名所在地,返回前和途中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三、5月24日开始,我省普通高中在校应届毕业生由所在学校负责每日体温测量、记录并进行健康状况监测。不在校或短暂离校的考生,须做好自我健康监测,每日将健康监测结果及时报给学校。
四、5月24日开始,往届生、中职生、省外毕业生等单报生每日通过支付宝、微信或椰城市民云等APP,在海南健康码内每日对健康状况进行打卡。
五、考生赴考点时应提前准备好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纸巾、速干手消毒剂等防护物资。乘车赴考点的,宜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开窗通风、分散就座,途中应减少用手接触公共物品,避免在车上饮食,下车后及时进行手清洁消毒。
六、考生在进入考点时,必须佩戴口罩,排队前后间隔不低于1米,减少人员接触,凭身份证和准考证通过身份验证、体温检测方可进入考场。往届生、中职生、省外就读生等单报生还须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均无异常者可直接进入考点。若健康码(黄码、红码、灰码)或者行程(带星号或到过涉疫区、中高风险区)异常,应接受现场医疗和疾控专家判断甄别,并按判断甄别结论以适当方式参加考试。
七、有以下情况的考生在入场时须按要求提交材料:
1.考试前14天内有过发热(体温≥37.3℃)、咳嗽、气促、嗅(味)觉减退等症状的考生,需提供就诊后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2.考试前14天内有省外(非中高风险地区、非涉疫区)旅居史的考生,需提供首场考试开考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证明。
3.考试前14天内有省外(中高风险地区、涉疫区)旅居史的、有境外旅居史的、有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接触史的、本人曾判定为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本人曾判定为密切接触者或与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的考生,需提供完成管控措施解除隔离的证明,以及首场考试开考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证明,应接受现场医疗和疾控专家判断甄别,并按判断甄别结论以适当方式参加考试。
八、因疫情防控需要,以上有关要求如有变化,我们将在海南省考试局官网、海南考试微信公众号发布,请广大考生及时关注。
1.睡眠要照常,不要刻意调整,以免打破生物钟。
2.学习要照常,保持节凑,该练题练题,理科性质的内容,三天不练手生。文科性质的内容,在考前更是记忆深刻。一定要回归课本,一定要重新过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考点是否复习到位,使用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是否熟悉。
3.饮食要照常,不要在考试时,改善生活,大鱼大肉,以免肠胃不适应。高考期间,忌食生冷食品,考试期间可以准备点藿香滴丸类的药品,以免中暑,影响考试。
4.家长要照常,学生该住校住校,不要刻意在考试时回家或住旅店,这样打破了学生的生活节奏,无形中给孩子带来压力,甚至耽误孩子的考试时间。帮帮网
5.学生每考完一场后,家长(老师)不要问学生考的怎么样,要难都难,要易都易,考一门忘一门,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