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25 17:48:48 | 帮帮网

1、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位于著名历史文化名城、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改革开放后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首批重点大学,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委托培养院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学校前身为1950年创建的由刘伯承元帅担任校长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为基础成立西南政法学院,郭沫若先生题写院名,首任院长是抗日民族英雄、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1978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9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4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置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2年,经******政法委员会、教育部批准成为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成为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6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2017年,入选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实现了重庆市新闻传播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也实现了全国法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202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同意我校增列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博帮帮网

2、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 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学校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2003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管理,现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电力集团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学校现有教职工3千余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万余人,研究生1.2万余人。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 六十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爱校敬业、追求卓越”的华电精神,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能源电力人才。学校始终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积极活跃在科技创新前沿阵地,攻克了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多项技术难题,为推进电力科技进步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以
3、华东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1952年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是新中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1956年被定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学校之一,1960年起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08年获准建设“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三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学校现有徐汇、奉贤和金山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2535亩,各类建筑总面积97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326万册。建有分析测试中心、珠宝检测中心等国家级计量认证单位。学校已连续12次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校园)”光荣称号。在QS世界大学排名榜中,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33位;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榜中,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51位;在USNews世界大学排名榜中,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50位;在ESI中国大学综合排名中,位列第30位。 学校设有16个学院,学科设置涵盖理、工、农、医、经、管、文、法、艺术、哲学、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现有本科招生专业73个(其中,中外合作办学专业9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1个
4、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共建高校。学校办学历史起源于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办学123年特别是近70年来,学校共培养了60余万名高级专门人才,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为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培养人才规模最大的学校,已成为我国“三大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目前学校在校普通本科生36000余人,博士、硕士生18000余人,留学生1700余人。 学校经过长期的育人实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思想体系:构筑了“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大学理想,铸就了“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确立了“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树立了“实施卓越教育、培养卓越人才、创造卓越人生”的卓越教育观。学校致力于为社会培养一代又一代以智慧引领人生、具有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的卓越人才。 学校现有马房山校区、余家头校区和南湖校区,占地40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86.1万平方米,4座现代化图书馆藏书329.53万册。设有25个学院(部),建有6个独立建制的科研院所。现有教职工5419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院士3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1人;获中组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中国美术学院:西湖涌金,清波粼粼,象山叠翠,白鹭点点。 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是国立艺术院。1928年,时任大学院长的蔡元培先生择址杭州西子湖畔,创立了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揭开了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篇章。作为国内学科最完备、规模最齐整的第一所国立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美术学院在九十年的发展历史中,数迁其址,几易其名,从国立艺术院、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浙江美术学院到如今的中国美术学院。这个过程中,始终交叠着两条明晰的学术脉络,一条是以首任校长林风眠为代表的“中西融合”的思想,一条是以潘天寿为代表的“传统出新”的思想,他们以学术为公器,互相砥砺,并行不悖,营造了利于艺术锐意出新、人文健康发展的宽松环境,成为这所学校最为重要的传统和特征。 进入新世纪,中国美术学院校园更新,理念传承,学科拓展,院系重组,实现了学校历史上的跨越式发展,学院于2015年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一批重点建设高校,2016年获批成为浙江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文化部共建高校,2017年,学院入选国家“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美术学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美术学被列为全国重点学科,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建筑学等4个学科被列为浙江省一流学科。中国美术学院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美术学、设计学获得A+评级,排名全国并列第一;艺术学理论获A-评级,排名全国并列第三;戏剧与
| 2022江苏588分左右的大学名单 | ||||||
| 序号 | 大学名称 | 年份 | 科目 | 最低分数 | 最低位次 | |
|---|---|---|---|---|---|---|
| 1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022 | 物理 | 588 | 21371 | |
| 2 | 北京电影学院 | 2022 | 物理 | 590 | 20035 | |
| 3 | 合肥工业大学 | 2022 | 物理 | 587 | 22060 | |
| 4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2022 | 物理 | 587 | 22060 | |
| 5 | 南京师范大学 | 2022 | 历史 | 589 | 2058 | |
| 6 | 南京师范大学 | 2022 | 历史 | 590 | 1922 | |
| 7 | 吉林大学 | 2022 | 物理 | 587 | 22060 | |
| 8 | 陕西师范大学 | 2022 | 物理 | 590 | 20035 | |
| 9 | 兰州大学 | 2022 | 历史 | 586 | 2426 | |
| 10 | 西北大学 | 2022 | 物理 | 586 | 22803 | |
| 11 | 中国医科大学 | 2022 | 物理 | 587 | 22060 | |
| 12 | 西南交通大学 | 2022 | 物理 | 589 | 20681 | |
| 13 | 吉林大学 | 2022 | 历史 | 590 | 1922 | |
| 14 | 河海大学 | 2022 | 物理 | 588 | 21371 | |
| 15 | 武汉理工大学 | 2022 | 物理 | 589 | 20681 | |
| 16 | 西南政法大学 | 2022 | 历史 | 586 | 2426 | |
| 17 | 南京师范大学 | 2022 | 物理 | 588 | 21371 | |
| 18 | 华南师范大学 | 2022 | 物理 | 589 | 20681 | |
| 19 | 江南大学 | 2022 | 物理 | 589 | 20681 | |
| 20 | 苏州大学 | 2022 | 物理 | 587 | 22060 | |

很多人想知道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新生能不能成为专业,大学怎么成为专业呢? 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
(一)在校全日制学习专科一、二年级。
)二)确实有专业知识,适合在其他专业领域学习,或者因身体或其他原因(隐藏既往病史入学者除外)不适合在目前专业领域学习。 因身体原因需要成为专家的,应当提交学校医院或者学校指定医院的诊断证明。
(三)在校期间未受任何惩戒、无违规考试行为、身体条件符合转入专业要求,有正当理由。
(四)原则上不同学科之间不互相周转,但根据课程设置情况,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相近学科之间可以互相周转。 学生转入专业应符合以上各项条件,同时符合拟转入本科当年公布的接收条件。
(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成为专家:
1 .未取得学籍的;
2 .超过学历水平的
3 .跨度录取批的
4 .跨学科的
5 .通过对口招生升入专科、录取时被确定为国防生和定向、委托培养的;
6 .五年一贯制、三二阶段制向与非五年制一贯制、三二阶段制相对应的专业过渡。
:
(一)学生申请。 符合条件的学生自愿向所属学院提出专业申请,并提供相应的证明和支持材料。
(二)所在学院审核。 学生所在学院对转专业学生申请进行综合审核,对符合转专业条件的,在学院进行公示3天。
(三)接受学院审查。 接收计划学院分专业成立专家工作组,根据专业特点,对申请转入的学生进行考核,重点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潜能,提出接收学生名单,公示3天。
(四)公示及审定。 教务处审核接收学院接收学生名单,报主管学校领导审核后,公示5天,无异议,报校长办公会审核。
(五)学籍变更。 转专业学生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由教务处统一办理学籍变更。
:
:010010-110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帮帮网:www.bb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