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1 00:45:14 | 帮帮网
又到秋季开学季,各地大学陆续开学迎新。记者近日从湖南省教育厅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了解到,目前,我省在高等教育本专科阶段建立起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三大资助项目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分忧
一是新生入学资助项目。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中央财政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设立了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项目,用于一次性补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校报到的交通费及入学后短期生活费。
2018年,我省该项目资金集中安排到52个贫困地区。重点资助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同时兼顾其他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省内院校录取新生每人500元,省外院校录取新生每人1000元。

二是泛海助学行动(2017年—2020年)。资助对象为具有湖南户籍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且通过当年全国高考被全日制本科高校录取的,均可提交资助申请。资助标准为每人5000元。
三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助对象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读学生。贷款额度为本专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如果错过三大资助项目的学生,也不用着急。我省普通高等学校建立了“绿色通道”制度。入学时,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如暂时筹集不齐学费和住宿费,可在开学报到的当天,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报到,学校先为新生办理入学手续,让新生先入校学习,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七项举措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一是国家助学金。根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资助标准分为每人每年2000元、3000元、4000元共3个档次,每学年评定一次。二是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每学年评选一次。三是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每学年评选一次。四是勤工助学。五是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兵役国家资助。六是普通高校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学费补偿。从2015年起,到我省武陵山、罗霄山片区县,国家、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民族自治县和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共52个贫困地区的县级政府驻地以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3年(含3年)以上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包括普通本专科生、高职生、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实行学费补偿,连续补偿3年。七是学校资助措施。各高校利用从事业收入提取的资助资金、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赠资金等,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用于奖励和资助本校学生。
湖南高考改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启动,也就是针对2021年高考考生实施。下面是具体湖南高考改革最新方案详细内容:
点击查看:全国高考改革方案及政策解读
1、从2021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高考总分750分;
2、外语考试可参加两次,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
3、建立和完善“两依据、一参考”多元录取机制,逐步取消录取批次。
2021年湖南高考改革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考试科目由现行的3+文综、理综,改为“3+3”。高考科目为:语、数、外(必考),政、史、地、物、化、生(六选三);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为:合格性考试: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日语、俄语,下同)、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共14个科。等级性考试共6个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2018年秋季从高中一年级学生中开始施行,2021年按新的高考制度进行招生录取。帮帮网
一是制定我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明确高考综合改革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实施原则和时间安排,制定依据国家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办法。从省内自主高考命题过渡到使用全国统一高考命题试卷。
二是改革考试科目设置。明确高考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明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其中等级性考试纳入高考计分范畴。计入高考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不分文理科。明确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科目设置、考试时间、成绩呈现办法等。外语科目为考生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考生可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
三是改革招生录取机制。建立和完善"两依据、一参考"多元录取机制,充分发挥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录取中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