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评估结果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286 东南大学 A+
2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A+
3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4 10003 清华大学 A-
帮帮网
5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6 10335 浙江大学 A-
7 10610 四川大学 A-
8 10001 北京大学 B+

9 10056 天津大学 B+
10 10246 复旦大学 B+
11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12 10611 重庆大学 B+
13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B+
14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15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16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17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B
18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B
19 10590 深圳大学 B
20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B
21 90032 第四军医大学 B
22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B-
23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24 10145 东北大学 B-
25 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B-
26 10247 同济大学 B-
27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B-
28 10558 中山大学 B-
29 10559 暨南大学 B-
30 10062 天津医科大学 C+
31 10284 南京大学 C+
32 10343 温州医科大学 C+
33 10422 山东大学 C+
34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C+
35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C+
36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C
37 10285 苏州大学

学生物制药考研可以考到什么方向,什么方向比较好就业,薪资比较高。可以一直念下去
制药工程专业考研方向主要集中在:
药物化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药学、
中药学,以下是各专业介绍:
制药工程专业考研方向1: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是一级学科药学下设的二级学科,本专业是培养能在科研与开发生产领域从事药物合成、药物设计和功能基因药物的研究,药品监督和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在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从事教学、科研及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的开发研究等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为各类药物研究单位,有机化学研究所、医药生产企业和药政机构等单位,也可从事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在药学领域,单从技术上考虑,药物化学是最有前途的,这从各公司招人时开出的薪水就能看出来。就业前景也是不错的,不过这专业比较辛苦,客观的说,工作环境也不是很好,试剂毒性比较大。如果是女生最好还是不要学这个专业,一来比较辛苦,二来涉及到将来生育的问题。
制药工程专业考研方向2: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及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材料物理化学等相近学科。结合生物质能源、新能源、绿色化学品等特色优势,通过不断凝炼学科方向,本学科确立了四个学科方向。
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目标是使毕业生成为具备宽厚的理论基础知识,通晓化工生产技术的专业原理、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能够从事过程工业领域的产品研制与开发、装置设计、生产过程的控制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科技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
制药工程专业考研方向3:药学
药学专业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
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药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评价及指导合理用药的基本能力。
药学专业培养具有
化学生物学与
基础医学背景,掌握必需的人文社科知识以及化学生物学与相关基础医学知识、较扎实的自然科学理论和系统的药学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科研思维能力与实践技能的高素质药学专门人才。
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正在增加,本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率高达95%。制药业发展较快,尤其是生活水平提高以后,人们对保健品的需求在增大,企业对药学人才比较青睐。还有一块就是生化药品,这是一个新兴也是尖端的行业,发展前景很好。
制药工程专业考研方向4:中药学
中药学专业培养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
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中药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的中药学专业的基本训练,具有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备、质量控制评价的基本能力。
中药学主要从业领域为:中药检验、中药研究、中药新药开发、医药院校、药厂、医院、医药公司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中药学专业考研推荐院校:
上海中医药大学(10268)、
成都中医药大学(10633)、
北京中医药大学(10026)、
中国药科大学(10316)、
广州中医药大学(10572)、
哈尔滨商业大学(10240)、
武汉大学(10486) 、
吉林农业大学(10193)、
长春中医药大学(10199)、河南中医学院(10471)、
湖北中医学院(10507)、
河南大学(10475)、陕西中医学院(10716)、江西
赣南医学院(10413)、
南阳理工学院(11653)、
广东药学院(10571)、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13123)
山西中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