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25 12:04:18 | 帮帮网
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全国重点大学,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致力于培养“胸怀壮志、明德精工、创新包容、时代担当”的领军领导人才,被誉为“红色国防工程师的摇篮”。
一、学校基本概况
学校前身是1940年成立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历经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华北大学工学院等办学时期,1949年定址北京,并接收中法大学校本部和数理化三个系,1952年定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二、学校师资情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33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2275名。高层次人才方面,汇聚了22名两院院士、39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38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3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4名国家级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
三、学校学科情况
北京理工大学入选我国“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三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
此外,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学校有九个学科评为A类。
四、北京理工大学排名情况
USNews发布的2019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的1250所知名大学入围,中国大陆入围高校130所。其中北京理工大学世界排名452位,位居中国大陆高校第26位。
在2019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共有40所中国大陆高校上榜。其中北京理工大学世界排名第464位,位列中国大陆高校第18位。
在泰晤士2019年世界大学排行中,北京理工大学世界排名第601-800位,中国大陆排名第27-42位。
在2018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中国内地共有51所大学上榜,北京理工大学世界排名401—500,位列中国高校36-51位。
五、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2018年北京理工大学共有本科毕业生3553人。截止到2018年10月31日,本科生就业率为98.00%。其中,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和出境深造的人数共2317人,整体深造率为65.21%。此外本科生选择直接就业1144人,其中,到国有企业就业的人数最多,为319人,占27.88%。
从本科生集中就业单位分布来看(按集团归属统计,不考虑定向就业和保资留校因素),到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就业人数最多,共16人;排在第二位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共14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排在第三位,共13人。
从本科各专业毕业生情况来看,2018年学校共有工程力学、安全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业工程等27个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100%。
六、2018年各地录取分数情况
各地考生考多少分,才能报考北京理工大学呢?以下是整理的北京理工大学2018年在各地录取最低分数线及对应位次,供考生参考。
北京师范大学坚持将本科教育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将课堂教学作为本科教学改革主战场,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巩固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
以课程建设为基础,引领通专融合培养。按照“拓宽基础、加强融合”的思路,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面向本科生开设通识教育、学科基础和专业选修、教师职业素养、实践与创新创业共四大类、5000门次课程。深入实施“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围绕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等,不断推进本科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建设通识教育课程155项、新生研讨课程100项、教学方法改革课程32项、混合式教学改革课程52项、慕课课程51项、教师职业素养精品课程17项。
以制度建设为核心,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制定关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出台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成立通识教育课程专家委员会,加强对通识课程的建设管理。完善课程审核机制,细化审核标准,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和参考资料选用等进行两级审核,坚决杜绝“水课”。严格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修订人才培养一般业绩奖励方案,加大对“教授上讲台”指标的调控力度,加强对院系教学指标的考查。以高水平知名教授和教学名师为引领,以科研学术骨干为核心,打造叫好叫座、有示范意义的“金课”。
以信息化手段为抓手,激发课堂教学改革活力。基于“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手段,打造互动讨论学习、远程协作、教育实训等多类型的智慧教室,以空间规划带动教学创新。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积极作用,推进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程、混合式教学等改革,推动教师角色转变和学习方式变革,提升课堂教学的不可替代性。制定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已有67门课程列入慕课建设计划,41门课程在各平台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