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08 15:16:10 | 帮帮网
在高考志愿填报选择院校时,关于东莞理工学院是不是二本大学的问题是很多考生和家长所关心的。下面是由高三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东莞理工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 学校简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东莞理工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
教育部门并没有划分东莞理工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毕业证上只有本科和专科之分,是几本只是民间的说法,到底是一本还是二本通常是根据该大学在各省份招生批次来决定的。
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东莞理工学院在广东是本科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东莞理工学院是本科大学。(注:自2018年开始,广东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本科批)
如果你不是广东考生,东莞理工学院在你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二批招生的话,你也其实可以说东莞理工学院是二本大学。
东莞理工学院简介
东莞理工学院是广东省东莞市的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以市为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任名誉校长。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首批”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单位、“中拉清洁能源与气候变化联合实验室”共建成员、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伊拉斯谟世界项目、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省教育厅“特色高校提升计划”、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现有松山湖、莞城两个校区,其中松山湖校区坐落在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路1号,占地1800多亩(含370亩国际合作创新区);莞城校区坐落在莞城区学院路251号,占地330多亩。学校建有17个实验教学中心,其中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有18个学院、58个本科专业,其中10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5个专业入选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拓展阅读:东莞理工学院王牌专业
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工商管理、能源与动力工程。
2020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程管理、工业工程、汉语言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
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社会工作。
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工商管理。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相关问答
在2023年中国大学排名中,东莞理工学院在全国本科大学排名中位居第149。是广东省东莞市的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以市为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任名誉校长。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23年东莞理工学院在全国排名中位列第149名。
年份 | 院校名称 | 全国排名 |
2023 | 东莞理工学院 | 149 |
东莞理工学院2021年的全国排名是第149名,2020年的全国排名是第183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东莞理工学院历年全国大学排名情况。
序号 | 学校名称 | 发布时间 | 全国排名 |
1 | 东莞理工学院 | 2022 | 149 |
2 | 东莞理工学院 | 2021 | 149 |
3 | 东莞理工学院 | 2020 | 183 |
4 | 东莞理工学院 | 2019 | 188 |
5 | 东莞理工学院 | 2018 | 229 |
6 | 东莞理工学院 | 2017 | 276 |
7 | 东莞理工学院 | 2016 | 344 |
东莞理工学院在广东排名是第14名,排名第一的是中山大学,排名第二的则是华南理工大学。其他排名信息请看下表:
区域排名 | 学校名称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1 | 中山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 | 华南理工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 | 暨南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4 | 华南农业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5 | 深圳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6 | 华南师范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7 | 南方科技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8 | 南方医科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9 | 广东工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 | 广州医科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 | 广州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3 | 汕头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4 | 东莞理工学院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5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6 | 广东财经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7 | 广州美术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8 | 广东海洋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9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20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21 | 五邑大学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22 | 惠州学院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23 | 广东金融学院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24 | 广东医科大学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25 | 深圳技术大学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26 | 岭南师范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27 | 韶关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28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29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30 | 星海音乐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31 | 广州体育学院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32 | 肇庆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33 | 嘉应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34 | 广东药科大学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35 | 韩山师范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36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37 | 广东警官学院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38 | 广州航海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