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7 17:56:21 | 帮帮网
记者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北京市2019年高招录取将于7月6日至30日进行。

主要日程安排
录取:分批次(类型)、按志愿
根据教育部规定和北京市实际情况,今年北京市招生录取继续实行分批次(类型)、按志愿录取的模式,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原则,全部实行远程网上录取。
参加录取的高校分别执行不同批次(类型)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如当前批次按考生已填报志愿录取结束,高校计划未完成时,将根据情况征集考生志愿。
查询:以官方渠道为准
录取结果将随录取进程陆续公布,考生可通过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免费查询。

特别提醒考生及其家长注意的是,近年来,社会上有关高校招生方面的信息很多,其中不乏一些不法分子散布虚假信息,趁机行骗。考生和家长一定要仔细甄别各类招生信息,要以北京教育考试院和各招生院校等渠道发布的官方信息为准,不要听信各种谣言,谨防上当受骗,谨防黑中介招生诈骗行为的发生。
考试院高招办有关负责人:
今年录取中将加强录取组织管理,严把录取公平关,严格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北京市的各项政策和要求,落实招生信息十公开的有关要求,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严格执行招生工作八项基本要求和30个不得招生工作禁令,在录取现场设立监察小组;邀请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巡视录取工作,自觉接受监督。

加强录取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和纪律教育,细化分工,强化责任,严格执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信息安全保密工作,严格考生志愿填报密码保管、发放和志愿确认等环节的管理,严防考生个人信息泄露。加强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严格落实教育部有关不得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的要求,维护首都社会和谐稳定。
此外,本市今年将继续坚持首善标准,不断优化考生服务,进一步畅通考生咨询和申诉渠道。
北京科技大学坚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注重面向全体、分类施教、强化实践和文化引领,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帮帮网
完善制度保障,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综合改革相融合。制定创新创业教学工作管理办法,修订本科生、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明确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可以折算学分、计入学业成绩,允许学生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成立创新创业工作指导委员会和创新创业中心,建立二级学院创新创业分中心和分基地,形成校级指导、中心统筹、学院执行的工作机制。鼓励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指导,设立优秀学科竞赛指导教师奖,明确将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岗位评聘和晋升重要指标,对教师开展创业教育的教改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立项。加大经费投入,年均投入近600万元,设立科技创新与创新创业训练、创业团队资助等专项经费和创新创业奖学金。
构建课程体系,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育人相融合。加强创业教育“第一课堂”建设,将科技创新作为必修环节纳入本科培养方案,要求本科生完成不少于8个创新创业学分。开设《创业管理》《创业融资及财务分析》《商业计划书撰写》等90余门课程,编写《创业政策指南》《大学生创业教育教程》等教材。开设《新生研讨课》,邀请知名教授围绕学科前沿、交叉学科、创新创业等专题向一年级学生授课,每年授课60余门、覆盖3500余人。组织《创业实务》系列培训,举办“初创企业法律及知识产权”“产品设计及开发”等主题讲座,提高学生解决创业问题的能力。加强教学研究,《基于创业计划竞赛的北京市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等获评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
搭建活动平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育人相融合。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大学生自然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等8家创新基地,工程实践创新基地、信息工程创新实践基获评北京市“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举办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活动,打造创业体验日、创学堂、贝壳天使实战营、创业Pa等四大品牌项目,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增加学生直观体验。设计三级“递进式”实训体系,完善“初级”“中级”“高级”进阶培训内容,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知识和实践需求。
深化校企合作,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协同育人相融合。先后与100余家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167个,联合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组建创业导师队伍,聘请校友、专家、企业家等开展集中辅导、“一对一”项目跟踪。引入企业、校友资源,建立专项创业基金,支持学生实体创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孵化器战略合作,为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完善的综合服务及专业服务。2015年学校获评“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帮帮网:www.bbshu.com